最近体育圈里发生了一件闹腾事,就是江苏省城市联赛“苏超”那场连云港对泰州的比赛,下半场时两队球员大打出手闹成一团,现在官方总算是拿出处理结果了,这事引起了不少球迷的议论纷纷。
双方队伍都没跑得了
大家可能不知道,这场比赛是8月4日那天下午进行的,本来是精彩的足球竞技,没想到愣是变成了“武打片”现场。连云港队和泰州队这两支球队,不管是谁对谁错,总之纪律委员会一查,两家全都挨了通报批评,这脸面估计都有点挂不住。通报上面写得明明白白,说他们没有很好地管理球队成员,导致赛场上出现这么不和谐的场面,影响真是太不好了。
你想想看,作为江苏省内的重要足球赛事,“苏超”本来是展现各地球员风采的地方,结果整出这么一场冲突来。现在可好,两队不仅要被其他球队和球迷指指点点黑白直播,以后出去比赛估计也得被人拿这事说笑,这心里头能好受吗?
连云港3号球员丢了一场比赛
在这次冲突里头,最倒霉的可能就是连云港队的3号球员姜卫鹏了。官方说他“在此过程中实施不当行为”,具体是啥行为也没细说,但处罚结果是停赛1场,这意味着他接下来的一场比赛上不了场了。对于一个球员来说,不能上场比赛就像老百姓丢了饭碗一样,心里肯定憋屈得慌。
姜卫鹏这小伙子平时在队里表现咋样咱不知道,但就因为这么一场冲突,他就得眼巴巴看着队友去比赛,自己只能在场边干等着。这一场比赛的缺席,不仅影响他个人的状态保持,说不定还会影响球队的排兵布阵,尤其是如果后面那场比赛比较关键,那他可就成了球队的“罪人”
处罚结果是否能服众呢
很多球迷看到这个处罚结果后,都在网上吵翻天了。有人觉得道个歉、停一场比赛太轻了,毕竟是大规模冲突,应该罚得更重一点儿才对;也有人觉得可能球员当时也是一时冲动,罚一场意思意思,给个教训也就行了。这说法简直是五花八门,各有各的道理。不知道那些在现场看球的球迷是啥感受,估计他们看到球员打起来的时候,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
有些老球迷就说了,以前踢球的时候,球员之间顶多是推搡几下,哪像现在这样直接就动起手来。这是不是说明现在的球员脾气都变大了?还是说赛场上的竞争压力实在太大,让他们忍不住动了火气?这背后的原因,估计得好好琢磨琢磨才行。
联赛形象大打折扣
“苏超”作为江苏省的城市联赛,本来是想通过比赛提高省内足球水平,增进各城市之间的交流。结果出了这么一档子事,联赛的形象一下子就掉了好几个档次。以后家长们还敢让孩子去踢球吗?企业还愿意赞助这样的联赛吗?这都是摆在“苏超”官方面前的大问题。
要是联赛名声坏了,那关注的人就会越来越少,比赛门票卖不出去,广告也拉不到,最后受苦的还是那些真心热爱足球的球员和球迷。所以说,这次处罚不仅仅是针对两支球队和一个球员,更是对整个“苏超”联赛一次敲响警钟。
球员情绪管理是门大学问
其实,足球比赛对抗激烈,球员们在场上有点小摩擦、小情绪是很正常的事,但关键是怎么控制住自己的脾气。这次两队爆发大规模冲突,很明显就是球员的情绪管理出了大问题。如果当时有一方球员能冷静那么一点点,可能事情就不会闹得这么大了。
俱乐部平时也应该多给球员们上上课,讲讲情绪管理的重要性,不能光看着他们练球技,心理健康也得跟上。不然的话,以后赛场上指不定还得出多少这样的乱子,到时候“苏超”可就真的成名副其实的“打架联赛”了。
以后比赛得盯紧点儿
经历了这么一场风波,估计“苏超”官方以后会对比赛监管得更严了。说不定会增加场上裁判的数量,或者引进更先进的监控设备,一旦发现球员有不规矩的动作,当场就给罚下去,绝不姑息。这样一来,球员们在场上踢比赛的时候,可能就不敢那么放肆了,毕竟谁也不想因为一时冲动被处罚。
除了监管之外,赛前对球员的教育也很重要,比如开个会强调一下比赛纪律,讲讲体育精神。虽然不知道这些办法到底管不管用,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得多,你说对
这件事闹到现在,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处罚结果满不满意?你们觉得对于赛场上的球员冲突,到底应该怎么处罚才能起到真正的警示作用?同时也欢迎大家点赞分享,让更多人来讨论讨论这个事。